|
发表于 2017-12-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 B6 v* L; k7 O5 Z& C. X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O+ s$ W" q0 b `! @
3 q9 ?0 _& W+ n% R1 g. ?
答: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地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的。 即:政府主动的、有意识的政策,又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4 v- d0 L9 X: I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 K! w {/ D. j8 N w7 N% T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C. g' @# w7 j l- X* Q, l0 U
2、. J9 Y# @" ^$ I/ P
简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5 y4 ?" Y5 }2 ?4 B) }
7 x E2 \* H2 q; g8 O/ V
答: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收入高的时候,消费越多,收入低的时候,消费越少。上述为消费函数,它可用公式来表示,C=C(Y)
" W [2 k& ~4 k4 n1 N: Z" p& j
$ H/ a& {3 E2 \3 e C是消费,整体国民的消费等于消费的函数,也就是收入的函数C(Y),这个函数叫做消费函数。$ _$ U3 a) c4 g* m+ U2 ?3 U+ Y
3 {& V" a4 ~7 A) u" z. l o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2 A3 _, J7 \2 N+ [& L; U4 m/ P
5 p7 |2 j" v4 C$ G7 B d5 w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Q/ b: _5 g4 b& A% j- }8 _* V
9 b5 o( P; m0 _! g; c: M, t6 _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 d# f7 n, V, Z" a
1 z0 l* [; V- A% r9 M% [
第二、评价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7 V' J1 `# s& ?
( D- S% R6 C3 C" H& P$ H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4 x) ~* c+ k6 e, a7 B& H % i! x8 I6 A n7 A/ a4 V5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