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9 Z" [ g( `
简述个人职业生涯的关键点。
* d1 F# ]4 ^1 N) p
) D4 M1 K; B. b+ f7 R
' j) t; F; ?; k8 l1、要从专业选择开始
/ X2 L5 z; Q, A# f! O对个人而言,既符合自己的能力特点、为自己兴趣所在,又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方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应弄清楚下列问题。 ) Z5 F. e q- z: S3 j
2、想干什么?未来希望干什么?
1 q7 ^ n. k- m$ @# a' l 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初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之母,从事一项感兴趣的工作本身就能给人以满足感,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
; I& c* g- u. v3、干什么?适合干什么?
7 L8 n: M; M4 K5 ?# `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因为不同能力优势的人适合学习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是有所区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弱项,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业和专业方向。 0 F ]2 U# g% l
4、还要了解社会需求什么? 0 I1 Z* i9 b8 B6 W6 l2 |0 ~
在选择专业时,应综合权衡、统筹考虑,正确分析处理好专业冷与热、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大与小、名校不适合专业与非名校适合专业等矛盾,力争做到在择己所爱、择己所长的同时择社会所需,理智地走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 e& M3 j% P9 m- K, G# @/ X/ N
2、* x8 m% u1 Q( J0 i, z
简述人力资源短缺的解决方法。1 Q7 Q& G1 j. ^, U v. h, h) t, a
0 a8 [$ _# C$ R: Y" w7 x2 @+ P(1)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3 K: E7 }1 P8 h# ^ (2)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订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订外部招聘计划;
; B* K) V2 f6 R8 V (3)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订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4 @' |/ X& \ Z6 U9 S, P( U* A
(4)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 ?$ o5 J. w
(5)制订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6 y7 J8 _$ o. P0 _0 ?% I
(6)制订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5 G D5 ~7 w: Y/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