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践)》期末机考 一、简答题 (共5题,100.0分) 1 论述杂交玉米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杂交玉米制种是指选用优良的杂交种子作为种源,在种子繁殖过程中,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证种子的良种性状和生产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杂交组合的选择:选择适宜的杂交组合,根据杂交组合的特点来选择制种区域和品种,确保制种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 2、纯度的控制:控制制种地的杂草、病虫害和其他杂质的污染,确保种子纯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良种的选育:选用良种作为种源,保证种子的品质和数量。在选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良种,并对良种进行科学的育种工作。 4、基地建设和管理: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如规范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科学收获等,确保良种的良好品质和产量。 5、选种与筛选:根据良种的特性和需求,进行种子的筛选和分级,选出质量优良、纯度高的种子。 6、包装和贮存:采用科学的包装方式和贮存环境,确保种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保证种子的品质 2 种子生产基地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 种子生产基地是种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条件: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深厚的区域,要求土地PH值适宜,土壤中无重金属超标。 2、水源条件:选择水资源充足的区域,要求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地下水和降水。 3、气候条件:选择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雨适度的区域,适宜种子生长发育。 4、人员管理条件:建立完善的种子生产管理体系,具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队伍,能够对种子生产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 5、设施条件:拥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以及专门的种子生产设施,如育种、播种、施肥、灌溉等设施。 6、环境保护条件: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确保种子生产过程环保安全。 3 试述水稻花期调控和花时调控的方法 水稻花期调控和花时调控是提高水稻结实率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如下: 1、温度调控:控制水稻的生长温度可以调节花期,提高结实率。一般来说,高温会延长花期,低温会缩短花期。 2、水分调控:适宜的水分可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在开花前后适量灌水,保证土壤湿润,提高水稻的花药和柱头的活力,有利于花粉发育和授粉。 3、光照调控:适宜的光照可以促进花期的调节。在花期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以缩短花期,提高结实率。 4、植株生长势调控:植株的生长势直接影响到花期的调节。通过施肥、管理等手段,保证植株生长势适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花期。 5、生长调节剂调控:利用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生长节律,也可以有效地调节花期,提高结实率。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烯丙基、赤霉素等。 4 论述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是一种利用三种不育系和一个保持系进行的杂交制种方法,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个不育系的培育:培育三个不育系,分别为A系、B系和R系。这三个不育系是通过化学诱变、辐射诱变等手段培育出来的。 2、保持系的培育:培育一个保持系,使其与三个不育系组成杂交组合。保持系应该具有与三个不育系相容的遗传背景,并且不影响杂交后代的遗传表现。 3、杂交组合的组建:将A系、B系和R系分别与保持系进行杂交,组成三个组合。其中,A和B系是互斥的,即同一杂交组合中只能存在一个,而R系可以和A、B系组合。 4、鉴定和筛选:在三个组合中,应该鉴定和筛选出优质的杂交组合。鉴定应包括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等,同时还需要进行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鉴定。 5、繁殖和推广:将优质的杂交组合进行繁殖,制种、推广。制种时要注意对种子进行消毒,避免种子带菌传播病害。 5 试述利用穗行测交提纯法进行玉米自交系提纯繁殖的方法。 穗行测交提纯法是玉米自交系提纯繁殖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育母本自交系:选择具有较好遗传背景和表现的母本自交系进行自交,获得自交纯种的母本。 2、选育父本自交系:选择具有较好遗传背景和表现的父本自交系进行自交,获得自交纯种的父本。 3、穗行测交:将母本自交系与父本自交系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用穗行测交法进行人工杂交,获得杂交子代。 4、进行分离筛选:将杂交子代进行分离,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表现的个体,进行自交或者亲本配对,得到更优秀的杂交子代。 5、不断重复:根据实际情况,将以上步骤不断重复,进行多代提纯和繁殖,获得纯种自交系和优良杂交种的种子。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少量种子的情况下提纯出高纯度的自交系,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等特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穗行测交时要注意保证双亲间的配比和种子的收集、保存等细节问题,以保证杂交后代的纯度和优良性状的表现。
+ T8 [' o/ Z* |. }7 E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