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讲者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2)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伦理道德);(3)要有丰富的知识;
2、什么是听众的心理定势?如何认识与把握听众的心理定势?
所谓听众的心理定势,指的是听众在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对演讲者及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一种心理准备和既定态度以及沿此方向发展的心理趋向。它分为:肯定型、否定型、中庸型。
3、答案:演讲就是演讲者在特定的时空情景中,面对听众,借助于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发表个人见解、抒发感情、阐明道理,从而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语言实践形式。演讲具有内容的真实性;阐述的系统性;情感的感染性;语言方式的独白性;表现方法的综合性。
4、即兴演讲中借“题”发挥的方法有哪些?
媒介+联想
(1)以人为媒介展开联想(借“人”发挥)
(2)以事为媒介展开联想(借“事”发挥)
(3)以物为媒介展开联想(借“物”发挥)
(4)以言为媒介展开联想(借“言”发挥)
(5)以景为媒介展开联想(借“景”发挥)
5、态势语在演讲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1)梳理思路,提示内容;
(2)斟酌用语,琢磨技巧;
(3)消除紧张心理,树立心理优势;
(4)把握演讲节奏,限定演讲时速;
6、论述演讲稿的修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修改演讲稿应从内容入手,(1)深化主题。主题是演讲稿的核心,修改主题最为重要。修改时,我们首先要看主题是否贴切现实、深刻有力。其次要看主题是否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最后看一下主题是否集中鲜明。
(2)增删材料。材料是说明观点,为观点服务的,撰写演讲稿应力求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对材料的修改、主要是指删削材料、增添材料、调换材料。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游离于主题之外的材料,要下决心尽量删去,还有对于一些道听途说、缺乏根据的材料,也应该及时删除,只留那些典型的、生动的、确凿真实的材料。
(3)调整结构。对于结构的修改,往往是比较困难费神的工作。如果主题有了变动,结构就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即使是主题没有什么变动,也得要认真考虑全文的布局,如开头是否引人入胜,结尾是否深刻有力,各段的中心意思是否明确,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否紧密,过渡衔接是否自然,层次脉络是否分明,前后照应是否得当等。如果发现演讲稿的结构有残缺不全、松散混杂、轻重倒置、前后脱节等现象,就应该着手修改。有时段落需要拆开或合并,有时段与段之间应调换位置,有时需要加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或恰当的词语、句子。开头与结尾,尤其要反复斟酌,认真修改。
(4)润色语言。草稿中首先找出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还有丢、落、错、别字等等这些毛病,然后按照演讲语言明白如话,简洁有力,生动感人的要求,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使语言富于变化,产生韵律美。
(5)修改题目。认真琢磨一下演讲稿的题目,看看拟订的题目是否涵盖了演讲的中心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够一下子抓住听众。演讲稿的题目,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有内容,简短明快、表态含情。以上修改工作完成以后,还应该再仔细检查一下标点符号,如有使用不当或书写不清的地方,应该订正过来。最后,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以备演讲之用,这就是演讲稿的定稿。
演讲稿修改的方法包括:第一,虚心请教、集思广益。第二,边讲边改,反复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