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网--川农在线期末机考答案-平时作业答案-川农在线实践-川农网教实践-川农在线登陆平台-毕业论文-川农网教-川农成教四川农业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58|回复: 4

《宏观经济学》期末机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8 00: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付费内容需要支付 10学习币 才能浏览   点击导航栏学习币充值购买考试答案购买
7 `; p# ~8 K3 t,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02: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1、
$ [' q( x& u/ H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0 g: p/ |. ?( {7 }1 Y2 V1 S( b. A
  O  p; s+ Z8 x/ Y
实际GDP是指运用某一基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 与之相对应的是名义GDP是指运用当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
3 Z: y6 e. n  j/ o' n   通俗点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所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5 u  [6 g. D* n0 N+ i6 d' u
   2、& h( u# A) ~. l2 ?
试述治理通货膨胀有哪些方法?
- [& h; w& S( p$ {3 {
/ k% p8 u- b6 a9 a通货膨胀将给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就是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其中包括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产出和就业总水平效应等。" G5 N) R8 M  O: H: x
(1)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通货膨胀对社会不同集团的人有不同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从中受益,也会使一些人由此受害。就利润收入者与工资收入者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前者而不利于后者的。就债权人与债务人而言,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而有利于债务人。就政府与公众而言,通货膨胀是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的。
6 a& m9 s: \7 [3 g% x: K(2)通货膨胀的财产分配效应财产净值取决于拥有财产的货币价值和债务,一般而言,财产的货币价值会因通货膨胀而变化。有些升值了,而有些贬值了;债务则因通货膨胀而减少。
: n3 Z' G7 x7 z1 }" ?(3)通货膨胀的资源配置效应那些在通货膨胀期间价格快于成本上升的行业将得到扩张;而价格上升慢于成本上升的行业会相应收缩。由于各行业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与成本的上升往往是盲目的,因而扰乱了价格体系,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降低整个国民经济效率。' g4 c# }: w" {( O/ Y
(4)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效应
$ b) s6 w8 ], k  b) R在短期内,由于非预期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使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货币工资率的上涨,实际工资率会有所降低,从而促使企业增雇工人、扩大产量以谋取利润,使就业和国民产出增加。如果通货膨胀是人们预料之中的,就不会对就业和国民产出水平发生直接的、实质性的影响。在长期中,通货膨胀与就业和产出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7 @9 ^/ l& |4 r ; v6 m1 c" T! b9 F5 U* D
       
4 ]- E7 E  q+ O0 [, n" |1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y8 e7 F$ U: w$ ]
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S1 _1 \% x" F; _4 b" B
* ~! T/ o4 z, e
答: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动地积极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的。 即:政府主动的、有意识的政策,又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 v# i8 B* y, e$ q2 s: ~  W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6 [3 R( J4 F$ n  l, j9 @7 o6 o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 _9 q" J* g# P3 g   2、2 U# i7 c+ h7 S, T1 G( f
简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 T8 x+ I. Q: n# h! @! S
( x9 N- U6 S! w: K. a答: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收入高的时候,消费越多,收入低的时候,消费越少。上述为消费函数,它可用公式来表示,C=C(Y)
" D* R/ x8 x8 n6 j" p7 t( Y, x4 R) A3 m& R* F: s  C
  C是消费,整体国民的消费等于消费的函数,也就是收入的函数C(Y),这个函数叫做消费函数。& B! B# p' ?, R# t: j1 \
+ ]7 q- p; B7 R6 w9 s, F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大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储蓄函数主要反映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即收入增加,储蓄增加,收入减少,储蓄减少。$ C% U% \* U) u, n& j8 {5 v8 f

# p$ F8 J2 W* 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4 R& f  C& L6 y$ l4 }& z
: Q/ Y$ Q+ C% S  c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
3 F- w7 Q) a8 A  d' m9 F6 k/ ~2 ~
1 O" e+ q6 M# E+ n6 |) p+ b7 |  第二、评价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 Q! D' K6 X/ N3 Q" b4 [$ g, @3 R( f4 g% X% f. M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0 M/ b' R" i7 h3 U- p
; H, ~, `- f1 r3 g+ U%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8 0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1、宏观经济政策有些什么目标,各目标的含义是什么?# Z" \5 z: b1 P% Z. H  o6 A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稳。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大目标,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而是存在着自然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 s8 C$ h: h! T8 ~8 Q4 h5 V' p) X
2 / 5
/ s& x% d% h4 O( r7 J等)。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目标,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CPI、PPI、GNP折算指数来衡量。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四大目标,指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稳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四大目标,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0。 2、结合图形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 z, @, z2 D5 v/ N2 K& g答:均衡利率的决定取决于货币市场的货币需求和供给。根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需求L取决于收入和利率,与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货币供给M由政府货币政策决定,呈垂直线。二者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利率。(见图)
( P" c4 N' d+ g+ w, mr M
0 H" T& a4 u# x8 gr0 L 货币数量
; F1 @. \/ U  z( H6 _1 [6 L3、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p4 o/ x0 E# X% W6 n* c! J
答: r IS2 IS1! g2 y& x' ^7 R
LM1 LM2 y
: J& e- l' A$ f- R! v8 ]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对经济的影响如图所示。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IS1到IS2);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LM1到LM2)。最终均衡利率下降,但是均衡收入变动取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力度。
5 Q+ y. H! ]3 O3 c4、比较自动稳定器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5 l' p" n6 i0 d( o- L答: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的三个工具: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4 x3 _1 F/ I/ \, F: p& o/ V2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使国民收入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刺激总需求;反之,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
# b& Y$ U. o  q3 G$ M3 / 5- Y+ \" \, B! ]
二者比较:自动稳定器一直发挥作用,是应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但作用有限,对应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难以奏效。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政府的主动出击,应对剧烈的经济波动往往比较有效。
/ n2 t  @7 k7 T* `" }! c  ^& u9 Y: v5、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是什么,它们有何特点?
) X) M# ?, X9 R" U* d' u! n/ _3 s答: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准备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供给的政策。(2)再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利率以变动货币供给的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变动货币供给。
& c6 z! N4 o, s) b9 z7 W% i) a货币政策工具特点:①公开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日常操作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灵活性、主动性、有效性等优点。②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同时作为向银行和社会宣布政策意向的有力工具,但是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主动性政策。③法定准备率政策则是一件“威力巨大的但不常用的武器”,一般只有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时才启用它。
: ?, [. G) J& F2 Q' {6 {6、宏观经济中,把经济社会划分为几个部门,它们通过哪些总量市场相联系?2 B0 ^4 z3 J5 [% r) V4 M+ v3 ~
答:宏观经济中,把经济社会划分为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它们主要通过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及资本市场相联系。; q) }, b7 G. K) O* @
7、结合图形分析.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i/ D2 H, d8 S& m3 V1 s+ E+ e
答凯恩斯认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即均衡产出。具体在二部门经济条件下,总需求=消费+投资。均衡收入的决定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AE和45度线交于E点,E点对应的产出Y0即均衡产出。当投资增加时,会使 AE线向上移动到AE’,均衡点移动到E’,收入增长。(具体见下图)投资从I增加到I’,收入由Y0增加到Y1。
1 {1 M. z9 A, j5 y: b4 UAE E’ C+I’=AE’ c+I=AE E c2 @% |4 n& w* W* J% N
Y0 Y1 Y
# ~* U9 g4 c' f. G6 ?0 |8、说明温和的、奔腾的和超级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4 h0 L9 _# y8 [8 \: S- j# F9 h$ ^4 / 5
9 O+ p$ G5 G6 N4 K, \0 M  M" e6 o' I答:⑴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西方经济学者普遍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但对经济无害,相反还有利于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4 B6 p6 p3 T) c1 Y! R' o⑵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到100%之间。这时,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和货币购买力下降,公众采取种种措施来保护自己,经济中出现“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8 W3 ]5 D% e( X⑶超级通货膨胀是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0%以上。这时价格持续猛涨,货币流通速度极快,货币购买力猛降,各种正常的经济联系被破坏,货币体系和价格体系完全崩溃,严重情况下,社会出现动乱。
' G0 ?( i- {. z- c" [& J9、阐述一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功能。
: w4 h- N0 k4 D5 t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央银行: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的功能:(1)作为发行的银行,(2)作为银行的银行,(3)作为国家的银行。商业银行:主要从事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银行。其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 B. e8 q9 f5 z- ?# x
10、试比较分析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 d* K! L& w# W6 W
答:均衡产出是指经济社会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产出或收入水平。充分就业产出是指经济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均衡产出可以大于充分就业产出,也可小于充分就业产出,还可等于充分就业产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8 18: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
4 L3 l' P' C+ X5 g' k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T! X& {9 u# f6 t
2 _0 f+ E$ z( D7 I( [3 s- L(1)货币政策具有外部时滞性:就是说政策产生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至于时间的长短则是大家比较争议的问题),因此可能错失时机,导致相反的效果。4 V$ F! D6 o" L- R' T
(2)货币政策的实施要看市场的开放程度,货币政策要考虑国际资本的流动问题。2011年11月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致使大量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削弱了其作用。
9 ~2 z: g1 v9 u5 f, w% l(3)货币政策还要考虑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速度越强货币需求越多,流通速度越弱货币需求就越小,这样的原因可能导致货币的供给无法跟上需求。' p0 i2 E: ]0 X) g, P1 ?) \; \
(4)货币政策应对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有效,而对成本推动的效果甚微。对于经济紧缩时效果不明显。
% U+ d: u$ ~7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