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本付费内容需要支付 10学习币 才能浏览 点击导航栏学习币充值购买考试答案 购买 1 M' e' [4 c0 Y; E& l6 H0 q! ~
+ _; q7 i. Y* V" h一、单选题 (共50题)2 g) H9 {* F, p% m# Z
1、
; t2 d3 b2 l7 l1 p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必须根据( )。5 d- i$ X4 y' f4 v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s+ q8 V0 c% p# i: o4 k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 R% I2 {0 U2 S
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E: A- a6 M: E
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7 F3 _/ w) i( ?' \, b7 U
2、& Z. K4 W) p* _, ^* B, _9 j" }- W# f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 )人民政府批准。
' m/ ^4 B; n7 @' F县级0 R& x6 ?9 K2 m: r
市级* T6 K" P7 m- p Z$ ^( \& G: O# n
省级
8 t; P8 ^' U. Z. t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
- u' E. s/ G+ [: Z6 e2 ? 3、
2 k; a+ c# Y# v0 Q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 )总量不减少。
$ i) w/ T' C9 h3 S+ j耕地9 X5 q) n( Y2 O
农用地; e8 e3 t7 R" v$ M2 r: }1 \# {
建设用地
3 {$ b) m- z& p, \$ n6 l5 B未利用地
' K1 O3 b5 r7 D 4、. k; e. H/ k1 W- F$ @, d' f
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 )的重要依据。3 t+ h) v6 V$ v
建筑用地规模 H$ c: k' ~6 S5 r
居民点用地规模
, A- u" H7 U5 B; s" `城市用地规模
/ ^2 _5 G% H( P非农业建设用地, Q, |/ g# h. k8 [: B8 q
5、
, g) R5 K9 G* U1 q0 \* `0 @# K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 )。3 N3 f. R' {, m
90%和20%
^- `! K$ u+ {- L2 e3 d90%和30%: R* W8 s8 E; n: p. z& \
70%和10%
5 J, v" S: a* {) B. G4 {1 z90%和10%
* x$ ?$ _) D! ? 6、
- A% C% S; t& K& M, z& r* g8 [2 s土地报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 )递减。& c3 n3 `/ t K9 }( U
土地总报酬% @; y6 F4 X9 ~( N% m& a
土地边际报酬
7 r2 ~2 U3 U. t土地临界报酬4 ]& q* |; v7 @( n* j
土地平均报酬
( |; }/ Z" I2 ]! P. e+ o% J 7、
) p5 ?3 R( Y/ f+ V: Z预测是人们利用( )来预先推知未来。
* {, z7 e7 V! H2 d# |6 v已知的知识和手段. U- r; x0 c* Q' x# x/ P
预测方法
6 ]2 s- P; M/ c! {/ z8 b未来的情况+ x' [4 M1 A% a g
估计$ t# V! a4 J' j6 Q2 W% t7 h1 O# i
8、
- u2 ^. D8 ]) q. a7 E3 |( e5 l1 u居民点规模具有( )和用地规模。! q$ l1 V$ j: W( i( V2 {) k
建筑规模
7 _# i' v# N" Y8 L2 m人口规模
2 C: j( N4 A1 M' ]7 @9 B* k9 N8 ]居民点形态0 [' d6 O `% r9 j
规划区规模% t5 E% x. w- m+ I H
9、
( J! w4 ]3 m8 E' g: Z; @/ j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
$ I/ L8 C, c' Q, p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3 W8 ?* p: u/ k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6 P/ g. B5 {! _* i. _6 J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
7 }8 }) [$ Z' i! p: i0 e4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 n' ^6 o ~9 Q! T
10、' R" }! l- r/ |' Q0 K2 c# X;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 )。! A( |& z( Q" Q- n- P4 r& n
10年
# N. v* ~! [' o" X/ ]% p8 \! v# V15年; B# y. d5 k5 ]: V& t
20年
E3 N1 s% ^$ O: w50年% f. V; N$ X/ R5 C( F. I
11、
& }# i* C2 X; | I0 O0 d" f, s; m( r根据区位理论应把农用地规划于远离( )。) f& e- }& k) T, M
工业用地
9 B* O, b' u4 x6 c) ~- U" ]居住用地
* y5 ]3 l; H- W9 p5 ^2 a4 L城市中心
i. @4 Z% y7 m8 u3 m( U2 x城市近郊区: z1 P K! s3 M5 b' N
12、. N/ E$ X) N9 ?
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 )作用。
0 f7 T! a0 p3 X- g, b- }/ x1 p% n9 R' p反馈作用( T6 u2 ?" k" c2 _! P/ C# \% g
联系作用
( w* w' e5 D4 Q" B' _# H控制作用/ p) S8 e" H! _& z
协调作用; s& @+ V8 I* k% h, c! K* f1 g
13、
6 R* k9 J- S: _" N6 j: M土地的自然供给量是指( )。 _7 z) s, h( l( F; k) S) {3 Q% L" K
除了现实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土地以外的陆地面积
, w% |% B) X; I0 Y$ I+ M" U/ w地球上陆地面积- b s9 h# V! H! {+ Q
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面积
" T& s; J' ~3 y7 @; l q7 B地球表面积" A" }! q d) B
14、
+ M9 {8 D" c( W编制和实施( )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0 X, p( p' Z% D2 h4 q5 o4 x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a3 P1 F5 u& g2 k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0 A7 _" T* x/ ]2 @6 ?% z- P& V国土规划3 e1 i/ N3 R; i
城市规划
6 y# Q* a8 a/ F1 J9 p" n" Z4 m 15、 B* `' r2 }; h* H- ^/ [
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 )形成的重要因素。8 }, D9 J3 u6 R) w1 s, |% H
土地利用类型
) q4 y& c, J4 z5 y+ L5 h$ U土地价格
) v3 d# k4 N3 B3 V8 u% w1 M7 n土地区位
7 l$ S4 I2 f( o( o! n( W土地用途- C- X* F! u: V; D8 M
16、
9 O Z$ S; N* J V! S4 q各类用地期末面积等于基期年各用地面积加上规划期各类用地面积的增加量减去( )各类用地面积减少量。
' |& Y0 U/ {- _8 ]规划期末5 q" a; T! m# p
规划期初
0 X X& |% H j2 M, |: M规划期间
& g; K) Q7 Z! ?; r% N6 }$ D基期年末) ] r7 G6 u4 T1 C
17、6 A% T1 v* I) L
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 )。
# w/ N4 K8 p n3 }4 H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
; v3 D0 [5 e. l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 ^. F2 m5 T$ c. J6 {
陆地和内陆水域
$ ^! z" V! z$ C1 C$ n, h. u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 D6 _0 x8 s9 n
18、
# y j/ O/ k2 C& f1 J* P" d- x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 )集中配置的场所。0 N4 P* c& f5 o3 ^
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 h) N) p/ a" `/ P) \ B1 s2 _- w
构筑物
* D% W7 i+ o4 i4 t3 [生产资料* I; n# a" I# e, m# p% T
生产工具: i! X9 J8 W1 G _
19、0 M U9 Y. i9 ^. `, E% j9 q
我国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 )的人口数量的下限。
# ^1 x: L: Y% n8 |100万人
/ d. R3 w* H* {4 G+ \3 b50万人7 h& O5 \' A& o1 `, |( Z6 r0 m6 B
20万人
h6 i! R0 ~/ T- o ~% f10万人7 J H* F# i9 }: W
20、8 U( ]: R5 T! m" x% O% J
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 )。; ?+ D% d8 ~, |
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 ]9 Y* l' D+ B/ i/ M+ S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 p O0 x# t' e4 n
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9 U O. Q! u5 i1 O3 l% i# S/ ?& ?* T5 U
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
( I, l5 j7 `4 Y 21、, {; Y0 i! T4 y5 k% P- {
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土地利用评述内容的是( )。
2 \: `' d8 m1 a, p! s土地利用成绩
) Z7 Y8 m: U$ ]; n& J# | }- v土地利用问题
& Y# A3 c5 x2 R6 M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4 V& e! V- C7 W( u
土地利用分区4 B* D% }9 b3 R& ^( p/ r
22、
0 G. K+ x' V7 y2 u8 U2 X0 Y, L( H8 A由于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和利用状况的差异形成了各类( )。4 N! D5 [9 w% e/ c- m, _
土地类型1 h+ M8 l2 H/ c' H' N
土地潜力类型
6 S. ]/ j" r& C& N% |- t# u! }土地利用类型
% O0 q9 x' ~ y* \+ a& A土地结构类型5 H# I; u& }) S. \& {
23、, W0 R8 T# Q( G
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
3 p3 P7 y! `3 b) K. ?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G+ z5 [: {! A( i$ j
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4 M' q% j; Y# X, f/ _' B6 B1 q: G
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 G, ~! [4 s9 Y) v i( V
气候和地形调查
4 D5 H( C1 T2 E9 t! v8 q/ S! z. z 24、8 D' a: L Z4 n i" g0 z8 S
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 )。
" {; d# |) ]: F9 |8 [* s5 B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最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 u+ m3 C4 A L2 D# U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D6 y7 e; }( v! i& p# Y# [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5 U2 Z1 V# ~2 l1 a" O |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
; W! o% A8 K; _' v5 j8 t 25、
5 B5 w" R9 `; F# X) h土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着( )作用。1 ?1 j, O! U$ X+ Y! h' \' d
载体' e7 i- h. J% L+ N9 G7 J7 d$ v* h
基地8 `2 b( U' n) g$ o) ?
地基9 r# @6 X7 y4 o9 `/ H
操作场所, V9 x g3 O+ ~- ~
26、
3 _$ m: v' P o7 [0 ]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 )。
! ]- l C& |2 m a" b3 } @# R C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 ]- A1 E# i9 i E1 z& p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9 s5 f* I& Z5 x' z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 u( j4 z/ u+ Q( i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
- I4 O- k- G# U1 z; I e6 X 27、3 i' [; ]# L, U4 f& B
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 )。, X9 ]; k$ U6 D+ S& ]) y- a
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
: ^$ [: P4 G* R8 h' {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 h; Y& B, r+ Q) e! b i* I
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 l$ [! q; @/ x& @6 H+ o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9 t: z- b: a+ F7 \
28、7 w$ z. M( s5 ?& {) f8 b
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设计必须坚持( )原则。( `2 o* z, H+ Z% A9 C
综合效益原则* W3 J9 C+ L7 \3 A! b- z6 \: `0 S
协调人地关系原则
% y \, u; D3 l% D因地制宜原则
7 A6 d7 T5 @: S动态平衡原则0 Q4 J3 [; x7 v4 L4 y' r
29、. @& I9 L, l. }3 {) Q, o, }
县级以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提出土地用途,制定( )。9 e$ S/ X& J9 `" r! A" d" e
土地利用方式
. n. Q V. k/ P! I# ]. _( N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a4 q0 g7 O' }" ]+ f3 T
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4 }; p" f; t; L- _0 s/ G, U
土地用途性质
" [- ]: U3 [9 z& o8 Z- T+ N9 j 30、
2 K! ^' K& N6 V集镇的人口数量上限为( )的人口数量的下限。
9 a: D$ V6 x, W9 f+ j特大城市" j7 l$ c1 O; s5 d8 K6 l
大城市
9 \! S" z3 |: i/ A ]( K$ M/ l! ?中城市
9 |3 s2 {$ z0 U* a K) K9 \! i0 G小城市
U3 M) S! V7 G8 J 31、
% l& w: @$ U9 O- o2 k* F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的基本单位是( )。6 J' f' h9 s1 A4 a
村级) e1 H4 n# \$ z; r( O4 A% M- j
乡(镇)级7 a( E0 {& M+ ~! I+ E- X
县(市)级
8 m5 H% F0 K/ g E, b* C2 ^ }' i省(自治区、直辖市)
9 p4 B. c, e: l) d% y 32、7 ~4 M4 P ?) v" s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的( )。
0 x0 u9 A% x4 v9 `, a0 `/ U5 m方向# v' _2 y O4 L" C
规模3 X4 Y8 u, U" K3 M- P$ ]
目标和方针1 q0 R: j+ ]8 l* O! n |
政策
% i$ c" m" t" x. Z 33、
) I$ z8 ]. f' y0 q5 g& ^# v. v. `& |4 |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 )。
. @! D% p3 `2 {! n( i( O“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
! [# @" ^+ I9 k; U集水面积大的地区
5 H9 y0 o$ B* |( C' X喀斯特地貌地区# b4 |. o$ N: n7 E J& a
占用部分农田地区1 r* j# B7 [: W" ]# K% y
34、
1 X9 e d- U0 k( J0 n3 c( h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 )的问题。) j4 f4 U& a+ s( P/ w
用地规模
' t S* c; D( ?) Q; ^用地布局" M' c. Y& P7 C3 s: ?" {7 _6 ?; Z& n
用地规模和布局3 X1 p' [4 n; N- D
粮食问题
: C' Y* }, L. I8 F: T( h- T 35、! ~- R' Y9 t7 O1 V
不是土地利用分区基本依据的是( )。, r2 D' _) K; f7 p$ q; E& p" K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 ~# B8 U& G u( T9 d: E土地评价
0 d E2 @7 Z6 T) W0 B- q8 h自然社会经济资料
2 _) T+ [, G! `" a t3 @单位和个人用地需求' c% x \% S- _9 {1 e" n* e$ M
36、
2 ~0 z5 J) h$ p: B2 f- u' R$ T居民点布局形式大体有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和( )四种类型。
1 Z6 N8 n; ?" v* i4 M6 Y四边形式. h, X5 O! G6 Q4 x Y* E w4 y
集中式
" ^. H' p% ~8 w4 _) _自由式
7 o- F/ y% R# K+ ]! s! F直线式' G2 B3 u. V1 s3 a8 C' m% Z; j
37、) V& u2 w: w; G1 [
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 )中的比重。* [" `- U4 N3 O
土地总面积
/ k, m$ w& i) s森林蓄积量. @; j0 l ~! l; {
木材消费量
; B3 ]6 c. f8 S' k+ A3 y已利用土地面积
6 e% ~7 p+ s+ b; `8 n 38、! y7 M2 t$ x" v. A$ }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分( )。' O$ w1 Y& c7 v- J0 u _1 m
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8 O( n2 [# r ]+ t9 J' @
行政、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
" _0 ]: _. s+ u9 L: g- g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
6 A ^- g ?, e行政、技术和法律手段; c) V" X0 N" l6 f& ?
39、
" j/ W# l3 |9 w( ^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与( )之比。
( i8 Y0 s4 }. H, V* w. t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
4 l* R5 W5 Q* g6 y! u9 \' z, w+ Y城市人口增长率
. y& [! M- J f0 j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
, q6 @( b9 p, r( S农业用地增长率
h8 b% x8 \/ L/ Z 40、
5 I ~( i- d% R$ s, w' Y" I0 Q, H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 )。
) G# g! X0 F9 m* i0 ^0 u土地利用总体规划7 L- {3 y* c% h9 ?; X! F
土地估价
# H- F( q' [) P9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 C6 }6 Z) h2 L( l1 i# z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p T1 s" b4 A
41、
" v4 G& X8 K8 l' p' d' t8 M9 o地球表面积是个( )。3 C, q* v) D+ a
可变数
3 ~) R6 y6 Y) b) [常数
" }; g p4 ]9 P7 A6 Q; L1 Q& W未知数* M5 \9 Q3 f5 `6 q0 X) z
已知数. M4 H; Y+ l8 G
42、5 m) M, F& H6 Q6 U1 r6 Y* v3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把建制镇定义为( )。
5 G7 s% B- I: M+ }集镇; S; }9 s/ ~* l- L$ m( N. e' u: n
乡(场)镇
0 Z+ o0 c- N# p城市$ M9 V6 t7 a+ W2 K
城镇
/ A, Q) z# F( o" e$ y) o9 R 43、
$ j# `$ F' g' _.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 )。
% G* _& z) d+ e2 k控制土地利用效应9 Y' R6 [1 V" |: N
行政效应
' ?+ E1 V9 {* ~) H9 D. U3 r监督土地利用效应
) y D% O0 N9 d0 d法律效应& p$ k' j+ o) u$ f+ R5 l
44、
* D$ ~- g& S& Q"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
. X9 m9 e) \$ `! {' n( B高产田的85%以上
2 H/ S# U& \, ~' T8 c! U耕地的80%以上: q+ [3 s2 O; b! G
农用地的75%以上) M; x) k4 l- T
管辖范围的70%以上
9 b; c4 a* P* q0 Z, m 45、
! [+ _/ t# O; q( N9 g# \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 )高低。
% a6 [6 g6 t) i- @ f( ^: n价值
8 R8 w, e& f& M. P! [6 c' g地租: ^, U- g# Y1 ~9 p; F
成本
4 y; Y* d/ D4 f$ `8 d& ]劳动产品) V- Q. P( r2 W, Y" A
46、
3 Z' J7 y/ a- y7 y* P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 )。
, F# V4 K C$ G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
1 }. x" `6 P2 _2 H1 _9 W9 {不可以重合,也不可以有复区
5 ~8 w1 B0 ]: X6 p0 n# s8 N. e可以重合,不可以有复区
$ `7 z3 W; ?+ S: K; m不可以重合,可以有复区
& Z+ z* h+ P% E/ ~+ } 47、
6 G" z- ], t8 w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 )向远郊区扩张。( D S! p' K p+ i$ @+ w. z
住宅用地+ r; ?0 n9 U" [6 w! j }- u& n: Q
工业用地# t6 r9 w8 Q6 V4 W9 C/ ` k& [
娱乐用地
! Q* ~0 f5 X, M+ `7 ~交通用地
- P3 d1 P: Q' B% E9 U; _: { 48、7 ] i7 @" g# ?! N6 R' B1 L$ b
为了全面地评价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必须运用( )方法。
' K+ ~3 x& D1 x# @( \, z- k环境质量评价法7 l; N. W( e6 X; Q2 L) z) c
费用——效益分析法
# j `# `7 i* [* h% }7 {' Z技术经济评价法
4 v$ h$ J( A8 D& s1 S投入产出法$ }& [& e) |& \7 G, c; B( B
49、2 b8 z2 t6 \1 }. b" l3 N4 m
把土地资源分为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的依据是( )。1 I9 c4 S$ w! D \4 B G8 S' W) g* |3 i
地形特征% ~! h( a }% p9 f) G' _. _
利用特征
$ y% I; m* x8 p, S' ~& O' E$ `植被特征6 U/ O( Y7 C/ ?- U) [
气候特征
/ E* q4 G) Y. p8 ~4 z# M# s 50、( P. r' L$ r T
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反映( )。
; o: E2 X9 ?5 [4 `& D" M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 G8 T2 _' }5 m- X) k耕地利用程度 O, Q" q' V; {) K' C4 T7 G
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 z' S x( @4 \! V9 D& R$ u2 Y& z; D
耕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 c1 [! o" |9 B: \二、多选题 (共40题)
# C7 y( l; z7 [6 e8 K 1、8 f# l9 X- Y6 b3 S' X# u- ]6 R
居民点辐射规模: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取决于( ),以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0 e2 Y( j1 [+ G5 r
经济实力4 Q1 i) l( p C4 ^0 F; u* u
产业特点
; x: a5 V2 k9 H" c+ F9 k# Z2 o政治实力! @$ |# t+ G' i; t2 K
文化实力
3 s7 [; e' N$ X; a# ~2 k% K& ^, Y 2、/ u u9 f9 ~# r9 ?4 x
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 ?)。; m o' D$ B! {) \9 c
总体因素( U% [0 \- r, E6 `9 r
区域因素- {, c$ a$ i% r1 K* t& [
个别因素9 p3 O0 P. v% }# Y7 i: I8 N
其他因素
* \' u3 m/ Q& [$ A/ @ 3、( h$ i) P5 y( C
耕作田块:以( )所围成的地段,是进行田间耕作、生产管理、轮作倒茬和平整土地的基本单位。
, C/ o3 V9 Q# g, S9 Y田间道路
+ I+ G' I0 V2 l3 A5 c, k7 [护田林带
! J: Z* z/ W; x: y: J末级固定沟渠
5 ?0 u- ^% J: s+ K5 T! _农村居民点
+ \8 j; p2 c4 ~3 F 4、$ r* B) m/ U4 b7 k% K+ | Z" M
土地潜力分析方法采用( ??)方法来进行。) u! t: } C' ^# R0 S9 ?1 H* _2 M
定量分析; @6 X7 k! v* g9 |9 M! I7 b
静态分析
; F& X- ~8 ?3 X' t: a( Z动态分析1 L' R. @( M: m: F A+ Y% O9 z5 m0 h
定性分析3 O6 l3 e: W- u( O3 F! P
5、% b6 X g& q) g
下列属于土地保护的原因的是( )。# L! k6 l8 j* Q: C- X8 j* a
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k, K5 o9 t5 {' p; f2 k
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 J" @8 B7 R" c f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a8 N7 z& [- o; G土地资源需要保护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 E% v# R- T" H9 k
6、
. ~+ O+ J2 e {7 x" b1 S下列规划属于法定权威的土地利用规划,( )不是土地利用的总纲。
8 w: ^* x( ~. v$ d基本农田规划
% a/ g d( t# i0 T6 Z城市规划
' {( q2 r: @" h& @$ {! R风景旅游规划
8 _, E3 t: x& ^* ?& r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G* K1 H/ f _6 _& C5 w" m
7、6 c0 @" t2 G2 S; X8 v+ \
下列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V' l' n |6 K) d6 `1 b5 k. H f
面积的有限性3 `' ]% b5 d* H4 B9 j
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R+ U. Q+ N$ B3 ^/ q! Z5 s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 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 z( V$ V& Z' p# D7 v2 M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9 D! v" Z2 T, t3 [+ D9 j" ?
8、
# H$ \. O% z& \. S下列属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的是( )。
; X" \4 M; d( s% W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
4 D t% J8 N' m' U影响土体颜色; Q# P( i9 o$ I v1 H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d/ Z+ Y7 f7 p8 f. F- ~. a
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2 ^ A- S! R. m. V+ ^5 O
9、
4 O* r+ E8 ^" m; ?" y! j一般来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分别为( )。: h( ^5 x! f, e) d4 h9 M2 h; Q* C
5年
2 ?, `: Z8 ^" c) K5 _9 {+ N10年1 w# w5 m; L' c9 S" x
15年7 R/ k0 C4 T. J( G
20年; b4 Z, }- d% l" b6 l% _
10、
! @" _+ P) _+ e6 B* U/ p$ m节水灌溉技术包括( )。
* e1 Q! i; b) U$ x喷灌. W n5 k& {6 l$ |3 p/ L4 M
微灌
4 q5 v# \+ N3 v1 F6 A* t: j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 V6 f2 ` U+ Y% n
漫灌
, @& V3 ?0 O7 ? 11、 Y7 ^9 s l) x; p. P
居民点大概有以下几种布局:( )。
( E+ x8 a9 |5 u+ @) V! v. R7 `卫星式
' l7 a5 s0 U8 k! y6 M带状式
5 t+ z$ s0 @* K" U7 F, `9 m多边形' p6 F8 `4 a" w6 p' _
自由式+ }: W! m5 ?, Y. B- A! y# `- D$ a
12、
6 p( q6 u" c7 ~9 c下列(? ?)不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A5 Q+ n$ z" i9 n
土地利用规划
7 A$ T, q0 r( l土地整理& W5 O8 M; X1 J/ T( M5 w
土地复垦
5 j* E3 u/ g2 W- f% B+ l$ `土地开发5 m0 e' t2 {' Z' `! Z
13、/ \( D B! Q- j3 T' D1 c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
3 @- W8 A/ @/ d4 x' c% x% o9 Y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5 }( P8 \" A+ |' f9 C3 X% q I
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 |5 k; ] e0 _. q8 @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V+ I6 R/ r4 P9 C) W
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J- w* I( h" r+ f2 \ 14、
1 g+ B; Y5 |( u" k" F7 f关于气温日较差, 正确的叙述是( )。
5 u1 P. V# E2 U m, W7 [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7 e C9 @& ]; {: E5 _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q+ A5 @# x8 R3 {* ?! @
随季节不同而异
6 K) @1 O/ E- _气温的日较差也受地形的影响
5 f+ u$ Y E* G1 S 15、7 y1 D' E8 R/ \% z6 y n
下列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 c7 ]: `1 d' e8 F* n- N+ s" P面积的有限性
3 i# r0 \' Q; ~4 \整体性5 h v+ T, H- Z% g, K
多用途性; F6 O" I" z/ r& x" J
连续性% n* a* b, y2 C& S7 l& `
16、% m8 M* C- s, r0 s m- S7 x6 d
土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定区域,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动植物群、水文等自然因素及过去、现在人类活动成果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 )构成的垂直剖面。/ p6 U$ q7 r6 x4 f
大气层
2 A7 C: _" h {. G地表层$ B. L0 M4 K0 C4 a; L
地中层: Z/ |9 K) n: N+ n& k- ]
地下层
1 Z0 w/ Z% |. E 17、
% h& K/ S X( x) H }土地修编中要提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 l7 q+ v1 H* J) m, J% Y( P1 l
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为出发点: n7 l* Z& w, Y2 U. x) H( w
根据对规划期间各省(区、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科学预测
5 ^( T( R4 y: k: w研究如何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战略$ z& t( p" v0 g1 E
以及探讨和制定保障战略实现的关键措施) ]" |+ m8 H+ `/ ] Q
18、
, {, F' v, Q- |$ q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
* v: l' h6 M: @* j# v耕地灌溉率
) D+ V0 r4 i% g* Y0 K绿色植物覆盖率
) [& r9 @6 H! U+ p% h! Z3 _城市化水平
! t* H% w8 W% r8 F% K交通密度0 r, [# F, R! g4 f; q/ E j
19、+ R3 d g5 z: P7 I# P
土地需求量预测:( )。 h" w* N+ N, H8 c
人口预测
/ x9 b0 X9 w: W+ m1 [( Q3 \! Z# L3 V v农用地需求量预测0 l- h! K' z. L8 Q1 \
非农建设用地预测
$ b( |& a) e8 n& {$ c未利用地预测
2 a. n& v5 B1 E) j7 x1 _% \ 20、
1 X! H! [0 v4 V8 u小型水库用地规划主要由( )三部分组成。4 v8 z; ?- I' O7 y+ `
蓄水坝' _; C2 L3 r5 X. [1 h" p1 u+ Q
溢洪道
5 w7 T" t5 |: a9 }: [蓄水池
% h4 c( [8 x# S4 a6 `放水涵管
1 {3 G7 q$ k4 K0 t, H3 c. _( J 21、
3 r1 E* R m4 a3 V* b& L不应列入农业用地的是( )。% f5 s/ d, v- g# J' O' S7 _
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T9 ~0 W# |' K- E
已列入生态建设规划的造林地# b4 m* b1 V5 M8 ^2 R; J* I
天然草地& [3 I; n' u, p+ B% z" }
未成林造林地0 S5 h% b/ ^% X, p6 _3 w
22、
6 h1 U9 }- i! P* I( i关于土壤蒸发, 错误的是( )。
* s3 y7 I2 W' Y* ^! L0 ~6 l在土壤蒸发的第三阶段, 防止蒸发的措施是松土, 以切断土壤毛细管
5 k" [/ ?5 G' i9 I1 ~在第一蒸发阶段, 壤质土壤丢失的深层水分比砂质土壤多
+ i% m2 g6 f- r& T0 n( x土壤表层形成干捆层, 加快了蒸发0 F6 o7 Y+ F& `6 L2 v
有植物覆盖的土表, 总散失水量少于裸地! z5 O; J6 c/ N) z! B/ ^" J: v
23、1 o0 `& u0 M }& C* K/ F# W2 \! n
地形条件是选择限制坡度的重要因素,限制坡度要和地形相适应。除了地形要素外,还要考虑( )?。
5 R( q: X+ \+ t$ E6 C4 t地质、水文
! Y( |1 T5 x2 H8 V2 t9 C人口、资源
# H9 S5 p5 F0 N" K: _: h) j8 K工农业生产水平3 n1 O7 t) n+ O5 X1 \& j+ L' z! v
经济据点的分布及交通运输条件等。" W$ B, I2 I' U* c
24、
3 ?$ q9 p7 c" p) s+ i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 )。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8 _3 B# D8 r% l3 D
开发
% F4 }- c! b: Z, h: {) w利用
2 |$ G, i% o( b. L8 `! z保护" o& a1 Q7 o6 l. q; u9 U( u7 W
整治
3 o2 X3 X. p- h 25、8 |8 X: F$ P; y+ ?2 L
下列可以列入独立工矿用地的是( )。
) N. Y5 i: |# l- m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 h9 M7 M y, [8 Y2 g8 I1 G
已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规划工矿建设用地" R; E, B( M# `+ ^6 u
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 v- C4 r! d2 F8 I3 k. b7 I$ A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开发区
# j8 ~4 H3 Y6 c# q, _1 T, z 26、 A) Z. A3 h9 X8 C: m* I4 D
下列指标不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 B! ^9 I3 q! ~
人均用地面积
+ w4 R S/ H# L9 z& h- N- t* T交通密度
5 O U" _3 V$ a0 I0 F( e土地开发利用率: g: U- Z3 W6 h
土地垦殖率! K' }) P G$ ^+ T
27、
! V9 H9 i7 Z6 F! s/ t不符合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原则是( )。
& \+ Q6 t3 z; z# |( L8 s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x% I0 m3 f, |) E0 b) B
灵活性和动态性
6 f! s" C1 c# }9 t! U) Z* w! z珍惜土地,保护耕地3 f$ L Q( o) f2 [6 \; g
部门和公众参与
$ X4 |& w- g1 O$ k: }! {8 \, U3 E 28、8 t" o5 i c) R0 _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
# z3 V+ ?% N6 t4 t历史推断法
+ P" t/ P1 ]$ L6 y5 u- s$ `规划指标
# j& N0 j2 _& P7 p9 U分区测算法
( @% W. G% P: o* ~7 m模型预测法; Z8 _# U4 o! ^% \: y, u) ?
29、
4 U3 T. f) K& @7 D( s' ?地理信息系统(GIS)直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作用包括( )。
0 a: h6 s b$ f* {( r$ l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 `) S9 P+ U+ o4 R$ z& c, ^$ z$ t
计算更为精准4 C8 d: F& D6 r0 B
评价过程和规划过程的“可视化”8 | m' K; B# W I/ v
动态规划功能
$ D# r' {- U' y" R# c 30、4 g% E; D; ^' A5 H( I, ?, u; P
下列属于三基点温度的是( )。
* n' O, |0 E# M0 A# S" E) G日均温度
. u7 ~9 `. O$ x" z b% b( ?最适温度" N' O& w* x+ @2 X0 s" N. T9 D& m" q
最低温度
# q' B. G/ w; Z- i8 O" A2 e最高温度
1 p p& X1 b$ P- x0 \9 Q$ x 31、$ K" ?/ m1 {- K. t$ h7 |
城镇体系的特征:( )。
3 P8 d3 ]& S0 k, J( F4 ? T* y整体性# P. u, _7 }+ Y: l
综合性2 V( d7 \) ]2 R& q7 j
动态性8 z1 m3 F3 C8 N) b6 y
层次性
. \# y9 p M9 c4 V" O% l 32、
- r% m3 F5 G' f3 o, u. b( o$ x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中,目前人类不可控制的是( )。
5 e1 y7 o7 Z+ Z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 A& m8 u# d4 A' ^/ X
降雨因子
/ b: {; m- ?+ a, t! r! B土壤可蚀性因子
) n3 Q- V8 C( T" k, |坡度因子
; T) Y9 u. B' o/ A9 v- m 33、
/ Y9 Y! b8 p4 M) h) F, ?2 _: d城镇人口预测方法( )。
" c& a4 m: \" l* \% k自然增长模型法& t' l6 P0 Y) b% l) \
地域转移法
( ]& U* }# @9 U* ~8 p; @Logistic模型5 |/ ?( d+ C% ~% o
指标预测法& B( {$ V% F6 g
34、% N! t% }# n! I# }5 x& B9 ~
土地用途管制的特点有( )。
+ x5 F$ s$ O. z" p7 L强制性
+ q+ A5 U% _4 I( u, n3 Q整体性
/ B+ {# ? t3 u8 j% K' V; @行政性
3 S2 g2 k2 y' N/ W; g, A- _# b8 ?1 O法律性
& P" i) Z, m9 T: u& e' E" K* e6 s6 R 35、
' p/ }7 z. X$ v$ d3 q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正确的安排是( )。
/ }" {" O- Y7 l2 x留出楔形绿地、风道等开敞的空间
. @2 G' {1 f$ K0 s. F南方炎热地区,为防夏季日晒,缩小建筑间距
# ~8 s. H- l5 R9 \工业区安排在居住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处0 j9 m& L7 g2 i/ o+ J
使建筑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
& j, b R5 m. }; y 36、
' C1 ~' P6 w" k梯田设计其原则是( )。- P, Z! [0 ~1 J
用钱省
: u" ~0 V, c1 j. |$ J安全稳定
8 V" |1 s. P' ]. l6 p占地少
5 y% t+ N& h$ V因地制宜选择田坎材料。
& z9 m- E6 |# H2 p c3 B- L: N 37、
5 u/ i* C. s$ z% E! m1 I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面积确定方法:( )。
; w4 i) ^0 b8 N; M农产品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法;
/ h( m* G* b1 w$ ]' m人口预留法;0 T4 Z5 R0 q5 \& B5 m8 y; |! W
综合平衡法
5 J. Q; @! L; _4 g2 l上级指标限制法6 g- E# `) {" s9 O6 L0 Y
38、
; \, D$ k/ a9 k8 i下列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 )。: e( p& \8 C# X# l' X% m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 {7 ]7 N; j2 H
土地供需综合平衡7 ^$ @# r f; J. B3 k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L. `; q, Z5 Y% z1 ]1 r) `6 P: O) V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m0 R% A- I) ?, K; V 39、& s5 h: ^3 [6 i( Y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为( )。
% B% o/ X3 h5 @' x) n, t8 a' P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7 v$ x/ W% c: ~$ V
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
$ h t/ _8 u$ J' e1 W, c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0 L# ?( a( i: q0 D- Q/ g! W
提升土壤耕作厚度
9 P2 H& p. ~8 Y/ }/ K# m) w, i 40、, W6 T* Q8 }4 X! \+ x$ N [5 b
关于植物蒸腾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T2 P v5 D; d7 m$ ^. w: y植物蒸腾可以降低体温3 G7 W+ g# \6 V& \6 q/ _
蒸腾作用使榕于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输送到植株各部分
4 M- s' r/ L! H4 i蒸腾速度在一定限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K$ }! b. b# Y) \1 m/ n
植物叶面角质层厚度与气孔大小及数量, 影响蒸腾速度
! F: L. T8 H( i. w9 `三、判断题 (共40题)- i/ e# Z2 [# v/ N
1、) j& e2 j' p$ ~. M* S5 ]
风沙地的特点是漏水漏肥。
( e& c [/ a5 k: ]% u' X! A Z9 @正确
+ _; c$ g6 j* U5 F3 F/ ~2 n3 K错误" ^& I; v0 H; G3 `( R2 H$ q) {
2、
0 p# N) l) b! G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起点。# P" c/ K9 E1 ?# a9 }- X$ t/ s
正确
" c3 w8 r5 {9 v% ?7 ~ j错误& h# V* ^# K' }2 m' v
3、' v4 Y% _1 f: j, t8 K' _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必要时,土地管理部门可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对规划指标进行适当修改。) l+ u) Z, s) o4 x M: ?" d) W% f7 P
正确4 a/ a% A( q: X, m. S' a
错误8 D4 J0 ?6 _. D0 {. I. _: ^
4、! R2 Q9 ^! z% J1 r& n
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应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j2 z3 A, d5 F& o8 F# }
正确0 n! n5 l+ H8 x O' e' c3 p& v/ T
错误
, `8 d$ I7 G. P+ A9 _ 5、
; K. s2 Y/ D6 O# l交通运输用地规划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3 G) { Z3 A% i0 A0 j" X
正确
1 E" Z0 O3 R6 w, \ g6 v: |8 w错误
: i4 {5 V/ h) ]3 ]. _# a& M, n 6、
5 b! p0 g0 n) ?交通密度指的是一地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
3 t3 I. P/ s- J" ~' W正确
1 A5 E2 u0 N" h0 ^错误
1 h; ?& s$ h% ] 7、* x$ t& j p8 p( d" [
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一般可用定额指标法。+ i) U6 \/ C5 M; ^' v% d
正确
/ _ G3 `6 ?+ s, F2 G& @. P错误
( c0 Q2 u2 H# | 8、 ]* w( Q; f( X* R/ I# w0 b
由2-3 行树组成, 而且乔灌结合的林带结构为紧密结构。
2 B( E& S' a \( F, k. T4 `正确
2 M' p- X* n+ E1 x错误
! H7 X) f m0 b9 h7 s 9、$ N! g x: }, |* {
灌排渠系中直接从水源引水的渠道称为斗渠。
3 ?" W+ c" y6 j! m$ g( c: G正确
" Y& ]* F* a9 l7 \0 r7 T. @- p错误. e6 x4 g9 y- ]. L; u+ X) R
10、
: z& m5 f4 T9 ^4 Q2 x) ^土地开发专指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
* s& ` a: y9 W# r Y+ z正确+ u8 {' e ~* x }/ v. D$ n
错误
! t* v9 t I' {# S7 B: ~ 11、
9 J+ ?0 K8 t8 F8 s: Y- _5 R3 D9 B: s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 ,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w: f+ u1 r5 o; S8 V
正确
8 w4 h3 u9 c5 P! n" `错误8 w0 j7 V/ C$ r; I
12、
$ U) ^/ i* `$ l$ [$ r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用地布局的合理程度及规划方案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因素。9 o* m6 t+ A6 H
正确
$ Y% Z# }1 j5 h( {错误
3 C! n1 K4 T) t% N5 _) X) ~1 O 13、
1 P" `( S, n4 B1 r, ~' k2 P只有“高产稳产”的农田才能划为基本农田。
; M' w2 m* F/ y; `正确
) c4 f3 y% v/ s) n: e# o5 A错误
" h0 K1 n7 P/ F' q) g' f! l3 | 14、+ W: L' z0 i3 W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7 W- q% t" v9 X5 Z8 K- X. j正确+ i- y( \9 r6 X) W4 z. a* ^( E
错误
% c5 I9 C) t4 h* c8 O 15、; T6 l# Q- n; |, ^6 ~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核心是经济分析
4 y$ ]; k) v, t6 g7 c( ^( A- v正确
1 D* s* d* l# @错误* H- p, Z* o. B3 D0 g/ ~# R
16、
6 d9 M. s% r. t; _ U/ X$ A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Y( n9 a0 p( ]& G) h
正确
% W& C& Y% V D' C; n$ F1 `4 g错误) @: W- Y' _! K g# C1 Y
17、- }" y* y6 q9 d1 j" N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 l4 B1 H$ _9 ~ y1 L$ M" U4 x正确; ?" @8 ]7 P. q
错误
; _2 {9 c0 b1 q, a2 A 18、
8 X8 }8 ? t7 m3 e/ T) E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是土地利用预测的核心内容。1 ^, c$ k- j3 L3 Y
正确6 X+ ~. c% `8 R+ S: t) w% n
错误* l# t% Q ?/ Z; D8 f
19、) f' W8 f+ S( e) k. `+ v
盐渍土特点为" 瘦、死、板、冷、渍" , 其中" 冷" 指的是土壤性凉, 春季地温上升较快
: n( p8 d+ w7 E0 x4 j正确: U. z. [* }! m% S2 U" U
错误) z! o5 T4 u1 e, _! d( {1 V1 e
20、) d. E6 ~( c) O3 g# N1 r: G! Q
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说明, 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目标的多维性, 规划的方案有一定的折衷性;由于各项因素都是在变化的,规划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5 A+ T7 n0 l4 \$ [. K( y正确
4 i5 y! C& z. h3 ^3 h% [错误% A: G: ]/ M6 t, |
21、
9 p& u; A5 {+ J, S; S Q& D! w+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用地指标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任何情况不得改变。
4 t9 m8 @' r5 |4 {' |正确7 \+ u0 D( E0 k+ A
错误' {2 N& N& h1 c2 e% o8 s% Z
22、
: a$ B4 {' d4 E一般水库工程占地面积概算是对库区的淹没面积进行估算。
" g- }3 }: Y& v: W8 _' C6 r$ P正确# }2 n" @1 q: l; J4 R5 a3 R
错误" R! @, e1 T; @! j4 C7 B
23、' ^# y5 X( m, X& K( ~
基本农田不单指“高产稳产”农田,还包括必须保留的中低产。
$ z. x& ~* x! e7 r2 l1 V+ f正确
' W: O, }# E* B/ t1 h* o* Y# |错误
- c7 M- z3 F: A: H! l: y 24、3 Q! @2 C) o+ P! G+ n* g! z
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必须先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B6 Q( I$ k' O( W1 w正确
9 F1 [; }8 q+ j7 c" M错误
2 d- i6 Y- S" H! [( q2 Q9 [) [ 25、
. r8 }. T1 I$ s& ]6 M气温的日变化对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 q4 r: j; [- u6 A3 r7 {正确
& _" L" r O6 `- `( k' q/ y错误/ H! s' A* M+ K0 f0 L7 g/ o* P `* P2 T
26、
1 W: n. s9 D2 N6 @; O土地利用预测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起点。
, y) c8 x g- S5 f' A5 }4 Q正确
, @4 W5 R& F$ Z% D$ Q( f' G' c错误
* H' a7 B. E$ o# ?2 \: y, j 27、) v, ^* L3 [. G+ q W4 L)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具体确定各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的范围和每个地块的用途。
8 P3 B. ?5 w6 W7 Q# V正确. |* E: _' \* e& I/ l' M& y' G4 y
错误7 j7 d- }# R/ F# A. m. q
28、
0 @2 [7 ?" _" g: U0 Z我们说山地丘陵区土地类型复杂, 主要是因为有海拔高度与坡向不同造成的水分、热量的差别。
1 {9 X4 ]5 r2 d& }5 w5 _+ p正确
2 |9 a. M" b+ k* {5 z错误' h8 `) U' }3 D! x0 f' f1 _+ ~! Q+ ~2 u
29、
2 h, W6 _% D! j6 c9 J: u f( m7 j& l0 h土地资源指的是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和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1 ^6 ]7 O2 r: O4 e ~ u正确
' _/ K2 I) d/ [8 s! ~错误
: x p; u0 `6 k7 ] 30、. t; V& n, S$ u9 c1 b* M3 |; j7 t
土地的纬向地带性规律不是由于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的。
8 M M$ o2 J, R正确" T8 z9 j* d) a; q+ }7 l+ ]
错误
. j, Y6 p6 N1 X1 @# W 31、
" K2 b; g$ [2 ^; [4 Q3 J0 J我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降水量一般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 ` ?6 s3 j% p8 f2 \$ l" L正确
% G* ^6 n- K$ s0 ^ Q错误; H4 h8 S/ u% \/ I. U- e6 [
32、
7 y/ V8 t/ ~' B9 F, s# X- _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方法是环境影响预测法。9 ~( L9 S- T) k" a, Y
正确: q1 w3 @- ?7 W" @, L/ [$ X# m; h# h; u
错误0 r% b5 J. n8 p& e/ K% d9 K
33、" f$ n! R. g0 f" X' c4 ?
昼夜温差比较大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 t4 F/ [( c* m) P! }* _" L
正确 S7 l* y$ S9 d$ |8 g8 U
错误
3 U3 W5 g. d) ^. @# K7 h8 I 34、3 A S, h# w* ^8 Y5 B1 S
交通用地规划、城市规划等部门规划不属于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 X5 l" B' j; ]6 \正确' u$ d" i' Z+ O' w" G
错误
* D; g9 f+ b: z% Q! ~ 35、
* ?' u$ z: V2 S6 Z& F& K' @" Z土地利用计划按照调节控制程度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M6 X. J3 ]9 E R- u
正确$ t( Z# k+ `/ }6 x) Y' ?4 ]- f1 j
错误
! }4 n* i' i" P+ U5 T 36、* N/ H3 b) ]3 K% L8 C8 z
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除以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
2 u h% V, V; V0 J2 R5 G& H% q正确
: I3 Z' }6 i- N* E& b错误8 R4 i: G5 l0 g4 Y8 p- T F' n2 w
37、
% l; y% V" a! Z) ^: c8 B土地类型的形成,不但受大区域水热条件的影响,还受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
& X) m, d* n0 `正确
4 }- S5 P4 [1 \% K# H错误, s \: v/ z4 U$ M+ g
38、, R; b4 ?( s0 ]& Z8 C# X, x
在土地利用分区中,某一用地区内不允许其他用地类型存在。. w# u! X! `$ H4 j9 M
正确, j5 b" n+ S1 s0 [
错误
5 k' s& B2 G; b4 J% l, A 39、' Z7 a5 l6 K8 R, D& D- Q
城市化水平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城市人口占该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P* o% W: A7 Z, k$ E5 {
正确( w" C( U" B. H4 ?( w0 F, h- \: t
错误7 T- a: A: V' J5 n" K/ a0 W
40、
/ J* }" G: ~8 H! A4 N, h6 v4 b( o+ u复种指数等于农作物播种面积除以土地总面积。2 z6 w, a+ S2 ~/ F
正确
; t; S1 ?2 E1 L2 I( y4 g1 u错误
, d' q" Z' C* @3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