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网--川农在线期末机考答案-平时作业答案-川农在线实践-川农网教实践-川农在线登陆平台-毕业论文-川农网教-川农成教四川农业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83|回复: 16

《货币银行学》期末机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9 0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付费内容需要支付 10学习币 才能浏览   点击导航栏学习币充值购买考试答案购买
4 p0 N9 B; H% h7 |# H* ?& ]. f
: z* ?4 [9 P2 e5 ~

+ {* m8 Q: P8 Z- f0 v9 W/ \& X% ^) h,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0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1.外汇风险即汇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试题或个人,因其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活动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价值上升或下跌所造成的损益。
0 X3 k) S( `$ Z8 L根据外汇风险的作用对象、表现形式,可划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国家风险四类。
) P& Q9 C3 u* b; w6 R2.(1)融资功能,指金融市场有效地动员和筹集资金的功能。(2)积累资本的功能,指在长期资金市场上的融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可以使储蓄较快地转化为投资而形成资金积累。(3)金融市场的融通和积累功能,是流通和分配功能的具体体现。这两个功能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考察,又发挥着宏观调节功能和宏观功能。具体说,在两方面发挥上述功能;即调节货币流通量和调节资金供求。
% n0 \% g0 r6 K6 Y" G' Z6 m3.政府出资组建,业务由政府的相应部门领导;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专业性较强,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密切配合;一般不设立不变分支机构,其业务通常由商业银行代理。
" R# Q7 O- j- d: s4.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也不能凌驾于政府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之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配合。即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 d1 S# [# A; H0 q3 [; P5.一般目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金融业的文件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9 z0 {3 ^+ A4 k) i2 }, ~# }7 ]
具体目标:保持金融稳定,减少金融风险;在保持金融稳定,防治风险的前提下,开展金融业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保护公众利益,特别是广大存款者的利益和广大金融投资者的利益。
9 x  V3 A8 t  t0 x/ a0 F6 C9 q6.(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既决定其流通规模,也决定其流通速度。(2)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有相对的独立性。(3)商品了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也有积极的作用。认真组织货币流通,使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通需要基本相吻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Z4 {" _  D: T  j9 [2 }7. 流动性;偿还性;风险性;收益性。# o% \3 p" c" M( _
8.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5 C7 ~* g3 @' W2 ^' v1 z9.社会总供需与货币供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2)货币总需求 决定货币总供给;(3)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 N- i+ G7 V% W0 H" I
10.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为了强化公共利益;(2)防止金融脆弱性,减少金融风险;(3)金融创新需要监管$ x) q3 n* E3 p6 o
11.社会总供需与货币供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2)货币总需求 决定货币总供给;(3)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6 M# N: ~0 U" F: Q) C* Z  j
12.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依法监管原则;“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稳健经营和风险预防原则;本国监管与国际监管相结合的原则6 A# t! S+ U- J% x
13.现金准备,满足客户提现需要;贷款,最大盈利性资产;证券投资,实现资产多样化,协调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矛盾;购置固定资产
2 O& Q+ ^7 G& S- A" z7 l( k14.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U5 S$ d* [+ k% E1 I
15.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7 Z$ Q: }! Y5 X! N三、论述题
, n! b# W6 b: ?4 C1. 影响:新协议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协议为我们的银行改革带来压力和动力;二是新协议为我们的银行改革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尤其是在资本金的作用和银行风险管理等方面。8 R, `" a4 G6 G% K% F! _# f
重要启示:建立在西方金融最佳实践基础上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无疑是非常丰富和全面地反映了现嗲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可谓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之大成,因而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在技术方面,内部评级和信用风险量化模型、操作风险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和VAR风险量化技术等早已成为我国介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热点。针对我国当前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新协议蕴含的现代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理念和制度方面的启示蒋对我国金融改革,尤其是对银行业改革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g6 i/ v; T  z  ^9 G1 {4 k
挑战:银行资本金不足;缺乏适当的捏不控制体系;缺乏风险管理技术;监管部门与业界都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数据与信息系统问题。( {# U' |& B1 W7 m- m
2.答: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其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管理措施,其中也包括利率管制。物价基本稳定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规定各种贷款利率的最高限;同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以配合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利率的做法进一步强化,成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利率档次少、利率水平低、利差小、管理权限高度集中。1957—1978年的20年时间里只对利率进行过两次调整。直至经济体制改革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3 n0 ^, t# r7 Y5 a. V# k
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利率水平;放开同业拆借利率;放开国债市场利率;允许金融机构对贷款利率有一定幅度的浮动权;放开对金融机构外币业务的利率管制等。6 o: X9 {, L  q: Y& S: H* P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率由市场决定。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对较长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央行为此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 Q- X7 M" I" t) }* _5 C3. 答:商业银行通过调节超额准备金比率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5 @3 B: t9 R4 h" ~" L- S  z" e(1)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商业银行主要是基于成本收益动机来决定超额准备金保留的多少。商业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则等于放弃资金使用的收入,这是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为了减少成本,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把超额准备金压低到最小限度;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存款大量流出的现象,若无超额准备金,就得采取诸如出售证券、催收贷款、向中央银行借款等行动,这是银行为了获取流动性而付出的收益损失成本。在未来的经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就要在这两种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那种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来持有超额准备金数额。超额准备金比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以及货币供给乘数。$ @" O/ y& r6 Z6 m; m, l6 X
(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也会影响准备金存款数额,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影响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强信贷能力,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则会削弱信贷能力,减少货币供应量。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也取决于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则负相关地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
, J9 i, _# ]# m( ?% W* H. H7 Z% \; |5 G4 F6 j  o6 R! `
一、简答题
, _" c( X3 R6 v) S7 \: z1、结合实际简述信用在现实经济中的作用。(30分)) c  i) Y% K' \# S, y7 p
6 I6 j8 g7 N5 n: a
答:(1)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2)信用促进资本再分配,从而促进利润平均化(3)信用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4)信用是资本集中和加速积累的杠杆(5)信用是国民经济调控的杠杆。
: T5 i8 i9 y2 s1 c, S3 g5 `% E) _& a: X) [0 t
2、金融市场的功能(30分)
. y2 I9 ^. D4 `" o: @& O答:金融市场是资金熔融的场所,也是金融工具买卖的场所。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融资功能;二、积累资本的功能;三、调控的功能
: u1 Y2 O) J! m3、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40分)9 l6 r. E. i6 T4 f$ E7 k
答: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因为货币具有流动性,而人们普遍具有货币流动性片好的心理倾向。人们之所以片好流动性,则是出于三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是收入的递增函数。可以用M1=L1(Y)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资产损失,增加资本利息,即使调整资本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投机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可以用M2=L2(i)表示。总的货币需求就等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与投机动机对货币的需求的加总。M=M1+M1=L1(Y)+L2(i)1 {% X0 V! M0 A# T) R( e
17. 简述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关系。3 o' z6 o3 a5 ~' ?% U
答:(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既决定其流通规模,也决定其流通速度。(2)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有相对的独立性。(3)商品了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货币流通对于商品流通也有积极的作用。认真组织货币流通,使货币供给量与商品流通需要基本相吻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证市场供求平衡,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G3 A3 |" U& N) f2 q. q) w2 J
/ ~1 F8 `" e2 M4 n. }6 b2 D
18.金融工具有哪些特征?+ O4 T& \! u+ M2 ?4 r4 E1 U- M  j
答:流动性;偿还性;风险性;收益性。
3 {  D: S1 \# I% `; d& c, m19.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N9 P% Z2 Y# h/ o- L( b4 T
答: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 {5 S& V+ y! ?4 Q* @3 Z* A$ k1 E/ ]- q( C
20.如何理解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2 \7 @; I! M2 h/ f
答:社会总供需与货币供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2)货币总需求 决定货币总供给;(3)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 m6 M$ I1 h: X" [* H0 A# x. V9 d% n
# g" k0 {+ a2 M" ^
21.为什么要进行金融监管?
( y* B+ l; e& F6 [' I答:金融监管的必要性:(1)为了强化公共利益;(2)防止金融脆弱性,减少金融风险;(3)金融创新需要监管8 r- R5 x" P0 K, f) Y
) s4 s+ w5 i' c7 V+ d+ a7 |
22. 商业银行的行为是怎样影响货币供给的?
) j& V, i" M, f答:商业银行通过调节超额准备金比率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 n: M/ p7 p/ g. q2 T& u(1)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商业银行主要是基于成本收益动机来决定超额准备金保留的多少。商业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则等于放弃资金使用的收入,这是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为了减少成本,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把超额准备金压低到最小限度;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存款大量流出的现象,若无超额准备金,就得采取诸如出售证券、催收贷款、向中央银行借款等行动,这是银行为了获取流动性而付出的收益损失成本。在未来的经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就要在这两种成本之间进行权衡,选择那种相对成本较低的方式来持有超额准备金数额。超额准备金比率直接影响商 4 T6 W/ y  Q0 Q! m: C4 A! C6 D
(2)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规模也会影响准备金存款数额,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影响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强信贷能力,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则会削弱信贷能力,减少货币供应量。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也取决于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则负相关地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
) K' l8 E6 H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9 02: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W" _. D4 M. c
简述货币需求的特点。' s0 A8 h) a2 Z( j' I: X
- X) c. l, D2 M2 {7 T  R# T
答: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弱化社会成本变量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v' t: [3 D% u& S3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1: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交易期限短。这是由金融工具的特点决定的。
" p5 k# G$ B( v' g9 X(2)流动性强。此特点与货币市场的交易期限短的特点紧密相连。, G" H. C1 r+ N
(3)安全性高。进入货币市场来筹集短期资金的企业或机构必须具有高资信等级的资格,因此,货币市场是个安全性较高的市场。
9 P8 J" }. W, u4 _(4)交易额大。货币市场上大多数交易的交易额都比较大,个人投资者很难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0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1、
) `. O! e7 B$ G& B信用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 s- a. q% _" u+ A: J- b# l2 u  |; ?/ c0 v2 h$ i% u0 B
与商品经济一样,信用经济中也存在着交易,而且当代世界信用交易量几十倍地大于商品交易量;信用资金供求决定着资金价格和利率;信用资金流通则决定着生产、分配、消费、储蓄、投资等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但是,信用经济又不同于商品经济,在商品货币交易中,货币资金是一种导向因素,而在信用交易中,情况则恰好相反。债权债务关系的建立替代了货币资金而实现了商品的转移。货币资金的滞后支付只起到清偿债务、消除债权的作用,债权债务的建立引导了货币资金由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信用是货币资金的运载媒介。在一定的条件下,信用交易通过货币资金这个中间环节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导向因素,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信用交易可以扩大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
5 M: S6 o( Z0 }* I3 u9 n" `6 x. j' ~: ?4 ~2 N
   2、
+ x/ ]2 a# l+ b9 o- R% c简述货币市场的特点。. k4 l( u2 E  e
1 @9 P, L) P) X4 \3 r2 X
第一,交易期限短。资金借贷期限短的只有一天,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以3-6个月者居多。
8 p& @  [/ G% r第二,交易的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的供求需要,一般的去向是弥补流动资本的临时不足。8 m) l2 `. y  l* x$ _
第三,交易工具的流动性强,可以在市场上随时出售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近似于货币,故将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5 P7 }, H( f  Z# T9 x' t  ^ $ F  i! }% C4 v, G
        1 r  D  ~" h5 ~$ V& \2 K6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9 04: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1、2 Y& z; a0 y  B6 M, B1 ]
简述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原则。
& X- m6 v* B& a0 y' @) b6 j$ ?5 p; r3 ?! u, m
(1)可控性就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目标变动状况和趋势。 (2)可测性就是指货币政策标的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能迅速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3)相关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稳定、较高的统计相关度。 (4)抗干扰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过程中受其他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度较低。 (5)适应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要适应本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制和当时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实际情况。0 A' k+ ~  Q. R$ n+ a0 D
(1)可控性,就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目标变动状况和趋势。(2)可测性,就是指货币政策标的有明确而合理的内涵和外延,能迅速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3)相关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稳定、较高的统计相关度。(4)抗干扰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过程中,受其他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度较低。(5)适应性,就是指选定的货币政策标的要适应本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制和当时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实际情况。5 \9 N+ y  w: K' I+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9 18: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
/ [* w$ P( ~1 L! e* ?* \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n! w; L# E, L- A

& k# z" ?- u! i5 K% b2 x(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 \# t7 i0 {0 f(2)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政治动荡;
/ I, Z: c& `$ j* _. o* X+ B(3)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 T6 ^1 D4 ~4 c! i& V, R" O
: v: A/ T- I. `" x( N
       
$ Z  K8 o/ ]* j! w" C4 E7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9 2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欧元正式投入使用是在- f4 \6 \% A6 S& V1 K. }) }
1998年6月1日
& w8 L5 y1 p1 S8 g" u1999年1月1日0 E( q0 t4 w- Y/ h7 [, ?$ t- D
2002年1月1日7 Q$ `/ b% |$ b
2002年7月1日, ^; N. y) @" a$ n, z% G+ P
D
! _; C6 i/ ?1 S+ `" t+ h#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9 23: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属于( h' w, M& R: Z9 r' C
市场利率
2 A9 e4 W: P* m8 l6 s- K3 F官方利率
7 D, m8 `6 t8 m+ P, E7 A+ X2 W, E基准利率
$ _( F' t; W  {公定利率- ^3 S7 L8 q3 m. c6 F
长期利率+ q6 w, F( y' g" W5 z
B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9 2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 w) b, y, q+ G' C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L! ^0 C6 v) E* A' l- }* W
以金融机构为媒介2 m+ n- G4 _: _- o$ {- }
属于直接信用形式3 E* e0 \' @& G* G! l
借贷的对象时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 e3 ]) j# M1 C1 ~, X, d  g7 w) O
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 t5 q4 m7 d* e% ZBCE
+ L. Z$ v) \, H$ _; W3 r1 r
% ^4 l) n/ w1 I3 Y% l1、+ h7 ]. d+ v. {0 ]3 w" N8 b
什么是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6 @- @7 f/ E7 j

9 S: S" M  t( `# o2 d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解释的,注重货币的交易职能,提出货币流通速度。. c% ]/ L& U. p
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解释的,注重货币的贮藏职能,进一步提出货币流通速度受现金余额影响。
* A6 C) o+ ?4 H$ [0 O- N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需求分析通常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的:
% t  h  B0 D0 Y1.资产选择范围/ u( X7 }+ S% p
2.货币需求由谁决定: i, ~1 j; Y# o
3.货币流通速度受谁的影响。6 ]5 i3 M( c6 L
   2、; N1 K+ r8 w# j2 f* ^5 b
简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冲突。
0 u# e  C3 R% g+ z3 `/ O- p# w7 W3 ^% X4 ]; n( L' H  b- I, }
所谓“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 y: O6 i5 {& C1 ]/ k   (1) 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 C- n4 Z0 b# G) J1 i   (2) 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 f- k/ o5 F$ `* ^9 h2 z8 H# _
   (3) 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 8 w8 l- w, T8 M5 s: H& s3 ^5 Y
   (4)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货币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 ^$ N# P( R)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