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网--川农在线期末机考答案-平时作业答案-川农在线实践-川农网教实践-川农在线登陆平台-毕业论文-川农网教-川农成教四川农业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川农在线

《货币银行学》期末机考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0 0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1、& K* }: B' M" K# G+ a- k
简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O* a) X( ^" ?
' D. t+ S5 _: i% p3 a% ]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R" b  @* f& c6 [  T6 y( w8 J: x
   2、# A& K( f" Q" @' C' G
简述外汇的作用+ y" g* E4 }) Y/ k, K
! P6 ?$ j6 l4 p( b' g* O- a& J
外汇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国际间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便于国家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2)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3)便利国际间资金供需的调剂。
* v+ F( R6 n! T. ^: T. w% q/ Q外汇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国际间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便于国家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2)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3)便利国际间资金供需的调剂。
  b) T, c6 C* |/ s. j& I
0 q% s( f6 u+ y5 d2 O        7 ~. \* {6 d/ g,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0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
9 S- P) j# E4 b$ A; g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作用机制。% S! L3 }# _9 |; L% \5 j
  m" X1 ~0 z; X/ a
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作用机制。
3 I" e1 V# H6 S2 Q( b- W, _8 s再贴现政策主要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 y0 g; S- j& t& I2 B) T" Y: x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就会相应减少贷款的数量;反之则会扩大贷款规模。但在存在更为强劲的制约因素时,如过高的利润预期或对经营前景毫无信心时,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则极为有限。+ o( @) R3 s2 Q( ?1 m1 `  d- \* C: c
   2、+ N; z6 g$ b* Z# r0 c$ F$ D0 L3 D: o
如何理解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 \) [9 Z0 q7 n9 g0 ^8 w0 [2 o! C
! M' y) J) S, [# b% T
货币均衡即为货币供求平衡,是指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基本相等,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Md表示货币需求量,则Ms=Md。所谓“基本相等”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不是数量上两者完全相等。- G9 H* W( d% P2 [7 P* _- \% @
货币失衡即货币非均衡,是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旦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货币失衡现象。货币失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 U6 Y. L, P- m$ W3 Y/ H! C

2 l) M! R  l& d1 G2 f2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04: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1、* S; q$ q+ u: t- ^
中央银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7 R2 d& _& j. |/ _+ M" M, I% x# M  b0 Y
在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即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窗口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种政策工具也被称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事实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工具还有其他两种,即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1]  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很多。各国中央银行一般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加以选择和运用。  u0 q5 A! m6 `
   2、: i: Z, x; g7 W4 m# Q
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紧缩政策。. X; z; \7 k6 M8 ~7 @
6 N# F( {4 e4 v* y% i
(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 n' }0 u0 u, v
(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o& |) d, y. h" a$ u
(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_7 y- `: E) a$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0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1、
, {/ J6 U  A1 O% q9 S简述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8 X0 s. _; k- Q* }

+ G( V: t" }& m( }6 V1、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 \+ u: `4 `' E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6 V. J( E) q- l  J; [
2、国外净资产数额。
; ~) K8 o6 @+ d7 V6 J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
  r* p; z& D+ p" T3、对政府债权净额。) Q, Z0 j3 M/ y( u& S% Q7 U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直接认购政府债券或者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两个渠道形成。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入了流通领域。
0 ^4 J: |4 h& b6 b2 m4、其他项目(净额)。
9 y+ F4 F; U# q  d0 f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 L1 |2 \  F5 a- q0 M/ _# H# G2 Y+ ?/ A) w
1 t% L4 V1 {' I6 v2 P8 r  F- q
   2、
. w% P1 W& ?5 w+ r; h简述外汇的作用8 I" W$ E$ F. D- Z

) ]; `) q" c; C3 E6 h外汇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国际间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便于国家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2)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3)便利国际间资金供需的调剂。2 I  o. A9 S2 H% ~( D
外汇作为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是国际间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和政治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1)便于国家间货币购买力的转移。(2)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发展。(3)便利国际间资金供需的调剂。
' R* c/ @& ^- D9 u 6 U( r, Z8 l  r, ^1 s  T, g! Z
       
, x  i0 {( [&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01: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5 R3 o7 ^  r% O4 H$ I! k7 c中央银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 R2 f- p3 @0 [  R! R
7 o. U$ m% G/ h$ q( @1 A(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r4 d% _; ~9 D3 @9 s   2、
* F3 P: X2 e2 E! x2 G* f简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冲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8 0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X4 x; g; L; B

; _; N2 D7 y4 `9 ]2 X$ \# [特点是:
) m; W, u  c/ t: A/ _* f9 l(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他们都体现某种信用关系。
/ K2 V" d# |! z  l! W; M(2)现实中的货币都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 }8 E$ l' q; i" U0 I. ^(3)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调控主要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 _  \: A8 _+ F% P. _& p4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2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1、: |5 V( U) c8 x# w) @
简述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E) G/ Z; `+ P* Z. N! x! [

5 {( ]) _# l' J6 ^/ k4 e(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2)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J% Z5 J1 ]8 O  L1 V% N& n
   2、
+ V5 `1 T. l- t% a中央银行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哪些?- G3 a0 }/ j" X

2 o9 ]: P' j1 h  d8 T: u(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5 V% m# s, P9 z  ~&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