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O$ ], [( @: K h
) {# ]/ V( L, O2 a' R z; P8 m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 }& }- \0 t; a0 r; n! f+ @: s) Y q
注意:1、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题号不清或无题号的以零分计;
* Z# H, k8 m0 \! {# s V2、答题前,请在答题纸上准确、清楚地填写各项目;" |1 F, ?5 [; t z! H
3、学号、考点名称、考室号、姓名、身份证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培养层次不写或乱写及模糊不清者,答题纸作废;/ i1 ? I @# x
4、开卷考试,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 T; Q, k6 }3 Q" c4 U5 B
Q9 W: L1 q. F$ o0 m2 X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4 Z! D* N) k# K
1、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 ), ?. k& b7 C* b b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6 S( ], n' L! B6 Q, U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 v; i# l- b; [9 @2、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A )$ w) s1 m9 @/ Y( m
A、社会公共需要 B、私人需要 & r5 z8 s, O: Y/ g! s7 r8 L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v( D/ ^7 p3 X. K
3、增值税最突出的特点是( D ) # S' f \& C) L4 `1 J
A、税率档次少 B、课征普遍
* N8 A" n, D, P: u3 [) C C、对出口商品实行退税 D、实行税款抵扣制度" b4 I; j) v4 v/ V$ @
4、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拉弗曲线”讨论的是( B )问题) G6 `7 {0 ^$ G0 r! q8 @" }
A、收入不公 B、税负转嫁 6 \: ?9 B0 I2 _* e5 ?
C、最优税率 D、经济波动$ a! J3 f. I; _' V: [7 H2 l9 M
5、土地增值税实行的是( B )
5 \: ?3 e, C+ L0 h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 N4 F2 h+ s4 L& M( ^& A$ H
C、超额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D" p( z" X: y
6,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 B )
6 c# q0 N, K7 I% J& k! S A、紧缩政策 B、扩张政策
( _9 x# V, M+ L9 f7 c4 JC、结构调节政策 D、赤字政策- C- A/ F: z. l+ Z6 b
7、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财政支出中的( D )支出将急剧增长
# Q' r- v# h# e6 t A、国防 B、政府投资
, `3 [5 ~# B3 s$ yC、行政管理 D、教育、保健及福利
# l' T* h' A4 H/ n" h: C8、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消费性支出的包括( C )
1 R9 ^) `; ^' u A、挖潜改造支出 B、财政贴息 1 ]! D% B& s- | T( T8 T' v
C、行政管理费 D、支农支出, J, S( {" S4 \) ~0 C' L, j8 l
9、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 A )) _3 a1 i& u3 W6 k$ {; P! T
A、国防费 B、债务支出 C、价格补贴 D、税式支出
4 T4 u9 G1 Z5 y+ F0 @10、公共物品具有( B )6 k% [: q. M8 b0 ]; W& w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分散性 D、集中供应性5 ~2 Z, v7 j5 O( I% i( P* S
1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 C )
" @3 ~. b3 }3 v7 h1 f A、增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B、减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 f+ ]; A+ D a/ \( h% X! t* \3 x C、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D、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
, Y" {2 l# D5 Z/ Z0 ^12、我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 D )
0 N) _) Q' L: Z/ n A、 加速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 y; {' C2 a. R$ ^8 M$ D' E; U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N2 M0 Q' C+ K+ Y% K+ J
13、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应选择( C )的税收制度
$ b9 }7 J) _/ ]6 V A、能筹集最多财政收入 B、侧重公平,兼顾效率
6 C7 X$ E$ A$ P/ i% w0 {4 h: O+ K, AC、侧重效率,兼顾公平 D、公平和效率并重; ]' a% S& E; O! s) U
14、综观财政诸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可以归结为( B )的冲突与权衡
2 t" H) Y8 ?+ t* l# p A、政府与市场 B、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 y0 P6 E5 s/ {) N9 H C、失业与通货膨胀 D、公平与效益# Z7 M3 Q, ~1 n- N: R
15、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b, t K) Z5 c" d" ^. F A、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f* O ?( Y' r5 S
B、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有利于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O/ @2 e. G; E
C、“量入为出”、“轻徭薄赋”是我国古代的朴素财政政策思想
: n8 t- S: X B$ G4 u; o/ c* v& k D、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对个人消费需求起决定作用8 P9 p3 K% z3 d$ W. J5 |5 K: l8 C
& B, u" |" j. k/ R7 {0 g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 m0 J* z4 I) I) |& n1、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 )7 [9 K# {8 @8 G5 D9 \( e6 B/ F
2、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 × )
1 v; K3 v3 }$ Y( W; O3、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主要特征是调节经济失衡。 ( × )
6 n5 u& P+ a$ [& `. F( Z4、关税包括进口税和出口税。 ( × )
5 T& {/ D7 I5 |8 a5、预算外资金是集中性资金。 ( × )# J7 H' } f" z7 I& T$ H# v
6、凯恩斯是第一位把政府收支逆差作为国家政策的经济学家。 ( √ )
# G. @6 J' A5 ~+ P$ [) S7、国债的限度与国债的负担无关。 ( × )7 Z, v7 R9 C% Y+ a& D) S% R' @ `
8、国债是一种有价证券。 ( √ ): M8 W& O, R- b+ R" H
9、财政收入结构与财政收入制度无关。 ( × )" N9 O Q, Z+ F( D2 F2 Q
10、政府采购制度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 ( × )0 o3 d5 }4 H1 o: j, D$ b
11、累进税率主要适用于流转税。( × )* l9 c) e) E/ Y) X" `' M
12、公债作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点。( × )
, {- Y9 M5 T) q13、国债是公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也包括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 ( × )
; z% K& y& n: F/ {. g: t1 L" q14、公债的“挤出效应”指的是由于公债发行导致的民间投资减少。( × )5 J" a& J7 T) ] V0 W
1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总需求。( × )
! H% O, ~8 Y3 w* [0 s. P3 [* h% Y3 }: ^3 H b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b# @- ]/ ?6 B0 Z: X# M
1、公共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P, j/ \0 D0 ]$ J3 s
2、转移性支出政府根据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通过特定方式对企业或个人、地区的单方面资金转移,是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无偿支付。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E! [$ T, j3 b6 w: X
3、财政投融资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财政性金融”。8 d* _) _) r ?9 N
4、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F h5 |2 Q7 H. l
5、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
, C V. r* Y6 x' F% J$ X4 @: G4 O& l! ~; H0 p5 P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 }6 w, p8 B+ E0 ^. o0 c1、简述公共需要的特征。: e, v" l- [) l% J
答:(1)公共需要是全社会(全地区)的共同需要,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愈发展,生产力愈发展,这种共同成分愈充分,共同利益愈明显。
. r% n' \2 N" G& U; a% @(2)公共需要具有整体性,无法分割。公共需要不是人们个别利益的混合。
4 s7 l0 t+ k0 A( H. x% O6 X(3)公共需要不以人们的地位和收入为分界限。这与私人需要不同,私人需要是以地位和收入为界限的,不同收入水平有不同需要,富人和穷人的私人消费水平显然不同,而公共需要则不分富人和穷人。例如,在享受国防、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管理、防洪水利等利益方面,是完全平等的,同时也是机会均等的。
* f2 p4 z0 @) b B. i5 [# y(4)公共需要是一种有效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等同于政府需求。社会总需求包括政府需求和私人需求。各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购买力。公共需要作为政府需求,是一种现实的购买力,代表着一定的货币流量和货币存量。
$ T7 ]: w! u4 z# e; S+ U3 G, o- v$ i& h1 h- \3 v1 a& j/ r* l- W. \
2、简述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 M4 b; H2 v: ^$ G; ]2 ], J5 T答:(1)作用不同。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 p5 \/ c' w K, l$ @4 V (2)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由于上述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9 O; }' k5 l- m5 M! z; T8 R
(3)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个人)和生产能力(对于企业),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A$ K# R) P* K( g
: B7 ]- |/ d: }0 h: k# i6 o; f3、简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8 T2 F4 T1 `( S" ?
答: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_5 v7 g' l/ m7 I4 z' d8 M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 M3 Z* }' h* C: Q- I2 c, D(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x9 h% T+ J# w9 j: ^& b. b/ Q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C; a* g( k& U s
/ ]) H% X, a* I9 ?6 C4、简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 c) v6 {" i- C5 S5 i答:(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L3 c! S: J5 A; V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课税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课税不易转嫁。
7 g5 X0 H9 o2 D, a8 p8 Y(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 [* A' t7 U- s M0 X9 j) g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 E" U# d' }: ^$ {7 c(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R) `8 ~- l+ J: e8 P% H- `4 ?4 x
4 d) F, t `* |% k/ F5 K5、简述分级分税预算体制的要点。
* z) \3 C _/ F) [1 @+ C
' w' x- ^5 [) @% k) G6 I3 w五、论述题(共20分)
8 g n8 S" G% j+ ~6 \+ y3 F1、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谈谈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和重点。
3 m& p7 s+ B) f ~; k3 v" R/ u答:财政对农村和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n6 r7 _1 T4 S5 A
(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 [( r# |9 F6 r6 a' D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最亟待发展的产业。
5 d0 E# }1 W0 ~ M" }* Y(3)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
( w, U& `3 B9 h0 \' E% j. n- D(4)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由政府来投资,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涉及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可以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十分不明显* F8 k" ^0 N$ x) f5 t# _
财政投资的重点:
/ n8 C5 J! f' ]# S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国家投资的效率,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选择财政投资的重点。
4 R4 D1 x; s' @3 f/ a/ a2 ]6 Y(1)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 v- @- \$ o; j G( ^* ?+ @9 R(2)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投资。
' X3 |( p5 a" ~( b; E" J. f(3)农业研发和科技推广领域的投资。
0 f; C: ?* b"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