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 答: 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曰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一曰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都说明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 园林美具有多元性,表现在构成园林的多元素和各元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之中。园林美也有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历史、民族、地域、时代性的多样统一之中。 2.园林的色彩归纳起来有哪几大类? 答: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通过光的反射,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 色彩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比与和谐,人们在风景园林空间里,面对色彩的冷暖和感情联系,必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精神满足。 3.简述多样统一法则。 答: 多样统一法则(又称为统一与变化原则) 各类艺术都要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统一用在园林中所指的方面很多,例如形式与风格,造园材料、色彩、线条等。 (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 在自然式和规整式园林中,各种形式都是比较统一的,混合式园林主要是指局部形式是统一的,而整体上两种形式都存在。但园内两种形式的交接处不能太突然,应有一个逐步过渡的空间。公园中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园内道路,其规整式多用直路,自然式多用曲路。由直变曲可借助于规整式中弧形或折线形道路,使其不知不觉中转入曲径。 (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 在同一园林中,景区景点各具特色,但就全园总体而言,其风格造型、色彩变化均应保持与全园整体基本协调,在变化中求完整。 如儿童游乐场全园建筑五花八门,但其风格色彩均带有浓厚的童话神奇气氛。总之,寓变化于整体之中,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使局部与整体在变化中求协调,这是现代艺术对立统一规律在人类审美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3).风格多样与统一 风格是因人、因地而逐渐演进形成的。一种风格的形成,除了与气候、国别、民族差异、文化及历史背景有关外,同时还有深深的时代烙印。 (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 形体可分为单一形体与多种形体。 如:不同大小的金字塔形组合,不同方向相同坡度的斜面体组合,不同大小的长方体组合,同心圆或椭圆形体育场内各部位关系等。 形体组合的变化统一可运用两种办法,其一是以主体的主要部分形式去统一各次要部分,各次要部分服从或类似主体,起到衬托呼应主体的作用;其二对某一群体空间而言,用整体体形去统一各局部体形或细部线条,以及色彩、动势。 (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 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比如在园林中石砌驳岸用直线直角的变化形成多样统一,也可用自然土坡山石构成曲线变化求得多样统一。 (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 一座假山,一堵墙面,一组建筑,无论是单个或是群体,它们在选材方面既要有变化,又要保持整体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显示景物的本质特征。 (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 岸边假山的竖向石壁与临水的横向步道,虽然线型方向有变化但与环境规律却是统一的。 长廊砖砌柱墩的横向纹理与竖向柱墩方向不一,但与横向长廊是统一协调的。 4.简述园林艺术的特征。 答: 一、园林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 时代性——园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的发达程度。 民族性——各民族自然条件、哲学基础、审美理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 地域性——物质材料及风俗习惯、文化条件的影响。 二、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综合性科学、综合性艺术 (2)园林与哲理 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远古——(无论东方于西方)人屈服于自然 随着科技进步——人统治自然,把人与自然割裂 5.怎样体现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答: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 扬州个园内春植翠竹配以石笋,夏种广玉兰配太湖石,秋种枫树、梧桐,配以黄石,冬植蜡梅、南天竹,配以雪石,并把四景分别布置在游览线的四个角落,在咫尺庭院中创造了四时季相景序。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红叶金果属秋,松竹梅花为冬
|